书名:全国法官培训统编教材
内容简介:
最高人民法院 组织编写
(全14种21册)
全国法官培训统编教材由张军院长担任编审指导委员会主任,最高法其他院领导和相关业务领域著名教授共同担任主编,最高法各位庭长和相关知名专家教授担任副主编,最高法413名审判骨干梳理撰写,全套教材14种21册,紧扣审判实务之需,回答了9955个审判实务重点难点和新类型问题,精选了近千个经典案例,通过以案释法说理,深度阐述大量与审判实务紧密相关的1274个重要法律法规司法解释,重要条文12540条,既解答是什么,为什么,更聚焦怎么办,如何做,深入阐释裁判背后的天理、国法与人情,真正实现“急群众之所急,解法官之所惑”。
丛书特点
一是政治性与专业性高度统一。统编教材通过总结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的司法理念和审判实践,讲清其中的政治考量和法律依据,教育引导广大法院干警更加自觉运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导解决司法审判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具体现实地把“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落到实处。
二是理论性与实践性紧密结合。统编教材内容既涵盖基本知识点,更重解决实际问题,突出问题导向,通过理论阐释、实践总结、案例解读等,不仅为一线法官遇到复杂、疑难、新类型问题提供具有可操作性的解决方案,成为指导依法履职、公正司法的工具书,也能为法学理论研究提供实践经验、注入实践智慧,成为法学研究领域、法律职业人员共享的参考书。
三是系统性与针对性并重。统编教材整体结构严谨、逻辑清晰,覆盖人民法院审判执行各领域各条线工作,既有通识又细分专业,既相互呼应又避免重复。
四是引领性与前沿性突出。面对数字经济、人工智能、金融创新、生态环境等领域带来的新型法律问题,统编教材紧密结合前沿问题,为法官提供了应对这些挑战的理论武器和实务工具,体现了司法主动适应社会治理现代化需求的担当。
分册信息
(一)《人民法院思想政治建设读本》(即将出版)
1.作者团队组成
主 编:邓修明 张文显
副主编:张志明 林文学 张一丽 廖向阳 李成玉 陈志远
邓修明,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长(正部长级)、一级大法官。
张文显,吉林大学哲学社会科学资深教授(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张志明,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部原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
林文学,最高人民法院办公厅主任。
张一丽,最高人民法院政治部负责日常工作的副主任。
廖向阳,最高人民法院督察局局长。
李成玉,国家法官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最高人民法院司法案例研究院院长。
陈志远,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所长。
(二)《立案工作实务》
1.图书基本情况
本书由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编写。全书围绕立案审判、诉讼服务、刑事申诉等工作展开,全面总结了人民法院立案业务条线在司法实践中遇到的常见问题,详细阐明了最高人民法院立案庭对于民事行政案件立案受理、民事诉讼管辖、诉讼费用收取、诉调对接、诉讼服务、刑事申诉办理等工作的指导思想、裁判观点、工作要求。
2.作者团队组成
主 编:刘贵祥 潘剑锋
副主编:钱晓晨 刘哲玮
刘贵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二级大法官。
潘剑锋,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钱晓晨,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立案庭庭长。
刘哲玮,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三)《刑事审判实务》(上下册)
1.图书基本情况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犯罪态势变化,刑事审判工作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对刑事法官能力水平提出新的更高要求。为帮助广大刑事法官更好地精准服务时代需求、回应人民关切,最高人民法院组织编写了本书。在编写过程中,我们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新时代审判工作的意见》,全面准确贯彻宽严相济刑事政策,全书共三篇二十一章,涵盖刑事理念、犯罪认定、刑罚适用、常用罪名难题、刑事证据审查判断,融刑事实体与程序规则于一体,突出问题导向和实践导向,根据条线指导工作中掌握的情况,结合法答网、案例库,梳理出存在分歧、亟待明确的问题,按照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结合案例、司法解释、规范性文件展开论述,希望对审判实践有所帮助。
2.作者团队组成
主 编:茅仲华 沈 亮 李 勇 何 莉 周光权
副主编:马 岩 汪 斌 罗国良 李睿懿 周加海 魏晓娜
茅仲华,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第一巡回法庭分党组书记、庭长、二级大法官。
沈 亮,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第五巡回法庭分党组书记、庭长、二级大法官。
李 勇,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第二巡回法庭分党组书记、庭长、二级大法官。
何 莉,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二级大法官。
周光权,全国人大宪法和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清华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马 岩,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刑事审判第二庭庭长。
汪 斌,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三庭庭长。
罗国良,最高人民法院刑事审判第四庭庭长。
李睿懿,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刑事审判第五庭庭长。
周加海,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
魏晓娜,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四)《民商事审判实务》(共6册)
1.图书基本情况
《民商事审判实务》(第1-6册)由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民事审判第二庭精心组织编写,内容广泛涉及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公司、破产、保险、票据、信托、证券、期货等各类纠纷类型以及民事审判程序和证据部分,梳理汇总了各类纠纷下常见的审判实务问题,并通过理论辨析、法律分析、案例解析、实务探析,努力明确相关案件裁判思路,对于有效促进裁判尺度统一,更好实现案结事了、定分止争,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编写本教材,既是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条线集体智慧的总结和概括,更是一体推进全国法院政治建设、业务建设和职业道德建设的重要举措。
2.作者团队组成
1)第1、3、4册
主 编:贺小荣 孙宪忠
副主编:陈宜芳 王 轶
贺小荣,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第四巡回法庭分党组书记、庭长、二级大法官。
孙宪忠,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一级研究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特聘教授。
陈宜芳,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
王 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中国法学会副会长。
2)第2册
主 编:高晓力 刘贵祥 王利明
副主编:周伦军 王 轶
高晓力,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二级大法官。
刘贵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二级大法官。
王利明,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人民大学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
周伦军,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副庭长。
王 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中国法学会副会长。
3)第5册
主 编:高晓力 刘贵祥 陈 甦
副主编:周伦军 李曙光
高晓力,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二级大法官。
刘贵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二级大法官。
陈 甦,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法学研究所一级研究员。
周伦军,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副庭长。
李曙光,中国政法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4)第6册
主 编:高晓力 刘贵祥 崔建远
副主编:周伦军 郭 雳
高晓力,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二级大法官。
刘贵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二级大法官。
崔建远,清华大学谭兆讲席教授。
周伦军,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二庭副庭长。
郭 雳,北京大学法学院院长。
(五)《知识产权审判实务》
1.图书基本情况
本书编写组汇集精兵强将、业务骨干,均为具有扎实理论功底和丰富审判经验的法官与专家。本书立足指导知识产权审判实践,将知识产权审判工作中的重点、难点等作为切入点,强调实操性、针对性,构建简洁、务实的内容架构,重在回应真需求、解决真问题,为广大知识产权法官提供“拿起来能用、用起来有效”的权威指引。本书内容从理论指引、典型案例、实践经验等多维度展开论述,对每一个问题的阐释既有法理支撑,又具实操路径,既有深度理论剖析,又紧扣实务脉搏,兼具理论深度与实践价值,实现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反哺理论的良性循环。
2.作者团队组成
主 编:陶凯元 郭 禾
副主编:李 剑 郃中林 张广良
陶凯元,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二级大法官。
郭 禾,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知识产权学院副院长。
李 剑,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三庭庭长。
郃中林,最高人民法院知识产权法庭分党组副书记、副庭长。
张广良,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人民大学国际知识产权研究中心主任。
(六)《涉外商事海事审判实务和国际司法协助》
1.图书基本情况
本书由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四庭牵头、最高人民法院国际合作局及地方法院相关庭室共同编写,由全国法官培训统编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审定。本书立足新时代涉外法治建设需求,系统构建了理论与实践深度融合的知识体系,是涉外审判集体智慧的结晶。本书涵盖了涉外商事审判、海事审判、仲裁司法审查、申请承认和执行外国仲裁裁决和民商事判决、国际司法协助五部分内容,主要以问答形式重点阐释了审判中的疑难问题,体现了涉外审判的最新理念和成果,兼具理论深度与实务价值,有助于指导全国法官准确理解和适用法律,推动涉外法治理论的发展和完善,提升我国涉外司法国际影响力,促进我国仲裁事业国际化发展。
2.作者团队组成
主 编:王淑梅 黄 进
副主编:沈红雨 初北平
王淑梅,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第三巡回法庭分党组书记、庭长、二级大法官。
黄 进,中国政法大学钱端升特聘讲座教授,中国政法大学全面依法治国研究院教授,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
沈红雨,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四庭庭长。
初北平,上海海事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七)《环境资源审判实务》
1.图书基本情况
本书由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负责编写。本书体例结构科学合理、内容观点权威准确、语言文字流畅规范,从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以及环境资源刑事、民事、行政、公益诉讼审判五个方面系统梳理了环境资源审判实务疑难问题,在行文上力求择其要取其精,能简则简、当繁则繁,不仅能够为环境资源法律实务工作者解疑答惑,更能为环境资源法学理论的发展提供丰富智慧资源。
2.作者团队组成
主 编:杨临萍 吕忠梅
副主编:吴兆祥 秦天宝
杨临萍,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第六巡回法庭分党组书记、庭长、二级大法官。
吕忠梅,第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农工党中央副主席,中国法学会副会长。
吴兆祥,最高人民法院环境资源审判庭庭长。
秦天宝,武汉大学法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
(八)《行政审判实务》
1.图书基本情况
本书由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审判庭牵头,国家法官学院部分教师参与编写,全国法官培训统编教材编审指导委员会审定。由最高人民法院行政庭专家法官、业务骨干组建编写团队。本册分为十章内容,对行政审判工作理念和审理思路以及行政案件立案、审判程序、行政行为的合法性审查、不履行法定职责行为的合法性审查、行政协议 案件的审理、行政赔偿案件的审理、判决方式、执行中的疑难问题作了重点分和阐释。
2.作者团队组成
主 编:贺小荣 马怀德
副主编:耿宝建
贺小荣,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第四巡回法庭分党组书记、庭长、二级大法官。
马怀德,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政法大学校长,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
耿宝建,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行政审判庭庭长。
(九)《审判监督实务》(上下册)
1.图书基本情况
本书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编写,系统梳理刑事、民事审判监督工作的实践经验与前沿问题,为广大司法工作者提供兼具政治性、实践性与指导性的权威参考。本书上册围绕刑事审判监督实务展开,在论述相关问题时列举真实案例,通过典型案例以案释法,实现具象化、增强可读性;下册围绕民事审判监督实务展开,为实践中法律适用的难点问题提供解决方案。
2.作者团队组成
主 编:邓修明 张卫平
副主编:杨永清 熊秋红
邓修明,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长(正部长级)、一级大法官。
张卫平,烟台大学黄海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清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原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长、中国检察学研究会副会长。
杨永清,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监督庭庭长。
熊秋红,中国政法大学诉讼法学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副会长兼秘书长。
(十)《国家赔偿审判实务》
1.图书基本情况
本书由最高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办公室负责编写。为便于学习和贯彻实施国家赔偿法,深入理解、掌握国家赔偿制度的主要内容和重大意义,充分发挥国家赔偿制度实现矫正正义和平衡公私利益的功能,本书结合国家赔偿审判工作实际,从国家赔偿制度概述、国家赔偿程序和请求时效问题、刑事赔偿问题、非刑事司法赔偿问题、国家赔偿方式和计算标准等问题出发,对存在争议的问题不回避,通过理论阐释,为审判执行工作提供务实的解决方案,具有加快推进审判理念、审判机制、审判体系、审判管理现代化,发挥强理论之基、解思想之惑、教实用之法的作用。
2.作者团队组成
主 编:杨临萍 马怀德
副主编:王振宇 刘 飞
杨临萍,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第六巡回法庭分党组书记、庭长,二级大法官。
马怀德,第十四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政法大学校长,中国法学会副会长、学术委员会主任。
王振宇,最高人民法院赔偿委员会办公室主任。
刘 飞,中国政法大学中欧法学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十一)《执行案件办理实务》
1.图书基本情况
本书由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编写,兼具权威与实务指导性。本书立足“切实解决执行难”目标,系统梳理民事、刑事执行全流程,涵盖执行主体、程序、债权执行及救济监督等核心内容,详解执行机关权限、执行申请、财产调查等关键环节。书中结合最新法律规范,针对超标的查封等疑难问题提供解决方案,融入网络查控等创新成果,为法院执行干警提供指引,也为公众了解执行工作搭建平台。
2.作者团队组成
主 编:刘贵祥 潘剑锋
副主编:黄文俊 肖建国
刘贵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副部级专职委员、二级大法官。
潘剑锋,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文俊,最高人民法院执行局局长。
肖建国,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十二)《审判管理实务》
1.图书基本情况
本书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编写,本书坚持“大审判管理观”,从新时代审判管理的内涵、原则和理念、上级法院对下审判监督管理工作、院庭长监督管理、审判委员会工作机制、审判质量与流程管理、审判质量管理指标体系、审判管理数字化建设和应用、司法审判数据分析和应用、司法数据管理等多个维度,深入分析和论述新时代审判管理“因何能管”“为何而管”“如何来管”等问题。
2.作者团队组成
主 编:邓修明
副主编:何 帆
邓修明,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副书记、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长(正部长级)、一级大法官。
何 帆,最高人民法院审判管理办公室主任。
(十三)《未成年人审判实务》
1.图书基本情况
本书聚焦未成年人审判实践中的复杂、疑难问题,力求言之有据、言之成理,避免泛泛而论,对个别争议较大的问题,兼顾历史与现实、理论与实践、法理与情理相统一,依法、审慎提出解决思路与建议。本书系统梳理了未成年人司法保护的历史传承,同时聚焦未成年人犯罪、侵害未成年人犯罪、涉未成年人权益婚姻家事案件、行政案件及监护人责任等领域疑难问题,条分缕析,简明扼要阐述相关制度机制、法律政策适用要旨,希望以此推动未成年人审判专业化、综合性建设。
2.作者团队组成
主 编:贺小荣 宋英辉
副主编:陈宜芳 佟丽华
贺小荣,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第四巡回法庭分党组书记、庭长、二级大法官。
宋英辉,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陈宜芳,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民事审判第一庭庭长。
佟丽华,北京青少年法律援助与研究中心主任,中国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会副会长。
(十四)《涉港澳民商事审判实务和区际司法协助》
1.图书基本情况
涉港澳司法审判和司法协助工作,是人民法院全面准确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方针,充分发挥审判职能作用,维护港澳同胞合法权益,助力港澳融入国家发展大局的一项重要工作。为更好指导各级人民法院妥善办理相关案件,精准把握“从政治上看,从法治上办”,妥善化解矛盾纠纷、准确适用法律、平等保护权利,本书系统梳理了涉港澳民商事审判和司法协助案件办理中需要回应的主要问题,希望以此推进涉港澳司法审判专业化、规范化建设。
2.作者团队组成
主 编:茅仲华 黄 进
副主编:周加海 沈红雨 罗剑雯
茅仲华,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第一巡回法庭分党组书记、庭长,二级大法官。
黄 进,中国国际法学会会长,中国国际私法研究会会长,中国政法大学原校长,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
周加海,最高人民法院研究室主任。
沈红雨,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四庭庭长。
罗剑雯,中山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