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人民法院出版社!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一带一路”建设应文化先行

“一带一路”建设应文化先行

时间:2017-03-08 10:32:15  发布人:
分享到: 

今年5月,我国将在北京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全球目光将再次聚焦“一带一路”战略。

  

“一带一路”战略自2013年提出后,在探索中前进,在发展中完善,在合作中成长,“一带一路”的“朋友圈”不断扩大,目前已经有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与,有4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与中国签署了合作协议。与此同时,全国政协委员和各专委会高度重视“一带一路”建设,从国内到国外开展了大量深入的调查研究,并为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建言献策。据了解,全国政协外委会今年还将就“深化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人文交流合作”展开调研。

  

众所周知,“一带一路”主张“五通”,其中“民心相通”尤为重要,因此,“一带一路”建设应文化先行。本期

  

民进中央

  

建立“一带一路”国家图书互译机制

  

文化的交流离不开出版,图书互译是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加深相互了解的有效途径。为整合“一带一路”国家现行相对分散的、各种支持国家间图书(特别是文学和艺术经典)译介与交流的资源,建议从更高战略层面考虑,建立一个面向“一带一路”国家的政策性宏观协调机制——“一带一路”国家文学翻译联盟。

  

建议由“中国图书国际推广计划”牵头,联合10个左右“一带一路”国家的国家级图书国际推广机构,发起成立互译机制。该联盟致力于分享资讯、设立合作项目、组织调研和双边多边文化与人文交流、资助研究、协调规划等。为便于实施,在“一带一路”国家文学翻译联盟机制下,可建立若干运作型平台。

  

一是建立资源平台。这一平台首先梳理成员国现行扶持文学翻译、图书译介的资源,按国际惯例,统一编制下一年度拟资助译介项目清单,在宏观层面建立起“一个选题,多渠道运作”的平台效应。二是建立经典书目平台。可协调成员国相关出版集团或实力型出版机构,建立起一个基本经典书目,以供相互译介时重点资助参考。三是建立国际书展平台。建立起一个协调、互动的区域书展平台。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以及北京国际出版论坛要加强对“一带一路”特别是中东欧、中亚诸国及周边国家的辐射和影响,每年重点推出一位“一带一路”主宾作家,增强中国吸引力。也可考虑发起设立“一带一路”国际书展,分区域轮流举行,如“一带一路”中东欧书展、“一带一路”中亚书展等。四是建立文学交流与扶持平台。可考虑在联盟框架内设立“一带一路”文学奖、“一带一路”文学翻译奖、“一带一路”诗歌奖。五是建立营销传播平台。要建立起勾连实体书店、体验中心、分销网络、数字平台、社交媒体等渠道的融合营销传播平台。六是建立融资平台。要在全球范围内广泛募集资金,建立一个能为相关社会团体、企业、个人提供增值服务的融资平台。

  

王庚年:文化“走出去”应实现“母语传播”

  

未来,“一带一路”应该文化先行,文化“走出去”要加强资源的整合,加大文化和传媒的交流力度,不仅影响沿线国家的上层,还应该影响到基层。

  

内容建设上要重视贴近性。作为媒体,在传播内容时,应注重内容对于受众的贴近性。在“走出去”的过程中,应该加大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本土化节目的制作,即使用当地的语言,实现母语传播、本土化传播。

  

在组织结构上,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境外的布局很完善,目前130个合作电台中一半以上分布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有的是和当地媒体合办,有的是自建,都做到了本土化制作,为当地的听众、观众和网民服务。

  

目前受到国外受众喜爱的题材主要有三个特点:一是介绍中国的内容,二是介绍两国关系及交往的内容,三是确实能够服务当地的内容。因此,未来将在这些方面加大策划力度和整合力度。此外,还要整合资源,包括广播、电视、网络、影视等,要融合起来发展。其中影视剧的作用巨大,对大众尤其是年轻人的影响很大。

  

母语传播需要专业人才队伍。影视剧产业“走出去”需要语言的能力,因此国际台建立了影视剧译制中心,除了中心的几十人之外,还调动了台里的外语人才,同时和外国相关机构开展合作。

  

通过寻求和国外译制机构的合作,聘请当地演员甚至是明星配音,对于文化“走出去”有着非常积极的影响。目前,国际台在国外主流电视台开办了中国剧场,每周播出中国制作的影视剧,效果很好。

  

张丕民:“普天同映”工程助推中国电影“走出去”

  

电影作为一种传播力较好、受众较为容易接受的传播载体。在“一带一路”建设过程中,很多制片厂、发行公司等机构都在思考,电影产业可以怎么做?有的已经开始行动,比如和沿线国家举办电影展、互办电影节、合拍电影等,以此让双方在文化上有相互了解,从而推动“一带一路”的发展。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电影局重点推出了一项工程“普天同映”,目的就是助推中国电影“走出去”,并且还在积极做方案,将其细化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

  

“中国电影,普天同映”国产电影全球发行平台是由电影局策划指导,华人文化控股集团、华狮电影发行公司共同搭建的。计划第一步是在全球50个华人移居最热门的城市,同步上映我国优秀电影。此后,每月将有至少1部国产影片在这些城市的主流院线与国内同步上映,越来越多的外国城市也将加入进来。

  

黄友义:语言人才对于建设“一带一路”十分重要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以来,受到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尤其是沿线60多个国家,都有不同程度的反响。这些国家的国民使用不同的语言文字,但各国资源禀赋各异,经济互补性较强,彼此合作潜力和空间很大。因此“一带一路”以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为主要内容,其中民心相通是“一带一路”建设的社会根基,应广泛开展文化交流、学术往来、人才交流合作、媒体合作等。

  

实现民心相通,语言是难题。这些年来小语种领域都存在人才缺乏的现象,然而,“一带一路”沿线很多国家都使用本国语言而非英语,如果没有专业的人才,交流就会非常困难,比如和尼泊尔的交流通常使用英语,因为中国尼泊尔语人才稀缺。从语言角度,“一带一路”建设还有很多工作要做,已经有很多尼泊尔留学生来华求学,这些都是“一带一路”建设重要的人才储备。

  

建议实施党政重要文献外文同步发布。可以考虑由中央主管部门组织领导,从外交部、新华社、外文局、编译局等单位选拔高级翻译人员组成一个翻译人才库,形成一支高水平的 “快速反应队伍”,提供必要条件,让他们尽早介入,快速突击,达到及时准确地对外解说中国的效果。

  

民盟中央

  

推进欧美孔子学院发展

  

孔子学院是中国文化外交的重要成果,也是我国软实力的重要体现。孔子学院在助推汉语和中华文化走向世界的同时,也极大地带动了本地区、本学校和“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人文交流、姊妹学校、友好省州、经贸往来等各领域、全方位的合作。

  

据统计,截至2016年12月,“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中,已有51国建立了134所孔子学院和127个中小学孔子课堂,受到各国民众热烈欢迎。其中,94%的孔子学院和课堂开设了汉语学分课程,93所大学在孔子学院带动下开设了中文专业,10所大学开设了汉语师范专业;还有20个沿线国家已将汉语教学纳入了国民教育体系。

  

当前,孔子学院特别是欧美孔子学院的建设和运行仍不尽如人意,传播效果有待提高,因此建议推进欧美孔子学院发展:一是加强对外汉语专业人才和外语人才的培养,着力提高孔子学院教师的中国文化素养、教育教学水平以及外语能力;二是强化非政府组织办学;三是改善文化交流的手段与方式,促使他国理解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与理念;四是抓好文化产品的“内容建设”,加强中方院长与外方院长的沟通与协作。

  

何建明:设立“一带一路”中国国际文学奖

  

中国作家莫言获得2012年诺贝尔文学奖,成为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中国籍作家。很多人对诺贝尔文学奖以及分量相当的其他国际文学奖有情结;同时,随着中外交流逐步深入,文学领域的交流也越来越多,世界对中国文学的认识在增进,会有越来越多的中国作家获得国际文学奖。

  

目前,瑞典的诺贝尔文学奖,美国的普利策文学奖、雨果奖,英国的布克奖,丹麦的国际安徒生奖等等,在世界范围内影响都很大,也更大程度地扩大了这些国家的文化影响力。中国作为文明古国和世界大国,目前没有一个国际级文学大奖,最重要的几个文学大奖,如鲁迅文学奖、茅盾文学奖等,授予的只是国内的作家,这不利于团结全世界作家和提升中国国家文化实力。拥有一个中国自己的有世界影响力的国际文学奖,对提升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至关重要。

  

为响应“一带一路”国家级战略构想,建议由中宣部牵头,委托文化部、中国文联和中国作协等单位组成专家评审委员会,一年评选一次,可参照诺贝尔文学奖方式。获奖的须是“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的作家作品,中国作家和其他国家作家同等条件参评,奖金不少于50万美元(也可接近或超过诺贝尔文学奖奖金)。为将来正式设立“中国国际文学奖”积累经验,以最终建立一个与诺贝尔文学奖同等影响力的“中国国际文学奖”。“一带一路”中国国际文学奖的颁奖地可考虑常设在中国丝绸发源地的杭州或苏州。

  

黄书元:助推“一带一路” 出版要接地气

  

“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在中国召开,对于出版来说是一次难得的机遇。出版业应如何抓住这次机会?文化“走出去”很有必要。今年春节后我去摩洛哥参加卡萨布兰卡国际书展,有两个特别的感受:一是非洲人很爱读书;二是书展中来自欧美的展商较多,而且活动丰富,吸引了很多读者。我们应该进一步重视这个市场。

  

文化“走出去”一定要接地气,就是和当地风土民情结合起来,做他们需要的、对他们有益的、适合他们国情的出版。在卡萨布兰卡国际书展上,《屠呦呦传》英阿文版十分受欢迎,因为屠呦呦的科研成果青蒿素挽救了大量非洲人民的生命。

  

人民出版社与天舟文化合作成立的人民天舟未来将在摩洛哥成立分社。这一分社将在当地组稿、翻译图书,实现本土化出版。过去,很多译作在非洲的发行并不理想,原因之一就是适合中国人阅读习惯的图书不一定适合非洲人。因此,人民社重视出版与非洲有关的内容,受到当地出版机构的关注,纷纷表示希望获得版权。

  

马化腾:发挥数字内容产业竞争力 掌握全球文化产业主导权

  

在中央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国家战略过程中,我国应充分发挥数字内容产业竞争力,积极布局全球文化产业市场,推动中华文化与中国企业“走出去”,抢占全球文化产业主导权,打造中国文化产业的世界标签。

  

加强翻译与运营人才培养。建议政府能够将更多的翻译资源、优秀翻译人才、翻译补贴向数字内容企业倾斜。比如,根据网络文学“走出去”的需求,与国外政府合作开展类似“优秀翻译人才培养计划”,为企业牵线搭桥。在高等院校中培养对于中国文化有较深研究的域外人才,设立翻译专项补贴吸引国内优秀人才等。以此帮助网络文学企业更好地将中国的网络文学作品翻译成外国人能够理解的语言文字,将传统中华文化传播至国外。其次,建议我国推进与海外高校和培训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创意设计、营销和管理人才,帮助企业加快“走出去”步伐,提高国际化创意水平,加强海外运营团队建设,积累海外管理经验,提升我国企业的国际市场竞争力。

  

加强海外市场培育与维权。首先,政府应利用外交外事等资源,引导与帮助优秀民族企业“走出去”。我国企业应加强与国外优秀企业的交流合作,通过投资并购、版权合作、联合运营等多种方式推广我国优秀数字内容作品,并持续强化内容的衍生开发以及市场的开拓培育。同时,随着我国数字内容产品在海外市场所受关注度的不断提升,盗版侵权问题愈加突出,希望国家从政策、立法、外交等多方面给予“打盗”支持和鼓励,如组织海外维权方面的研讨会、搭建海外维权服务平台、建立专项维权补贴制度、通过国际交流与合作扩大企业海外维权渠道,以帮助和指导国内企业有效应对海外盗版问题。

上一篇:2017年数字出版六大工作

下一篇:总局下发《关于申报印刷发行及新媒体企业股权(债权)融资项目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