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法院出版社成立于1986年,是最高人民法院直属单位,承担着法治宣传、法院文化建设、科技赋能的重要职责和任务,是全国法院新闻出版宣传和文化建设工作的主阵地。秉承“服务审判执行工作,服务法治中国建设”的办社宗旨,形成了以图书出版、期刊出版、数智法律知识服务、法治文艺为四大支柱的跨领域、融媒体、综合性的产业布局,在出版及法律业界树立起独特的品牌。
2011年,人民法院出版社完成转企改制,旗下拥有《中国审判》杂志社、人民法院电子音像出版社、北京法信文化公司、北京天平文创公司等法人实体,构成了“三社三公司”的六位一体经营格局;管理沈家本故居博物馆。2017年1月20日,人民法院出版集团正式挂牌。截至2025年3月,现有干部员工239人。
多年来,人民法院出版社紧跟时代发展,接力探索融合出版,从“数字出版”到“转型升级”,从“出版融合”到“知识服务”,推动传统出版向数字化、智能化方向阔步前进,“法信法律基座大模型”在这个背景下应运而生。2024年11月15日,最高人民法院召开“法信法律基座大模型”研发成果发布会向社会正式发布。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人民法院出版社将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工作要求,立足审判、服务法治,履行新闻出版宣传职责,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抓前端、治未病”的指示,落实最高人民法院张军院长“把促进法治建设、服务高质量发展的责任落实到每一本图书、每一项产品上”的要求,着重开拓司法实务图书出版、《中国审判》新闻期刊和《数字法治》学术期刊、数字化智能化法律知识服务、法信法律基座大模型、法治影视文创等业务,建好用好法答网、案例库、裁判文书网和“法信”等平台,服务严格公正司法,服务社会矛盾纠纷源头预防化解,为以审判工作现代化支撑和服务中国式现代化贡献智慧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