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人民法院出版社!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工作动态 > 让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活”起来

让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活”起来

——人民法院出版社大槐树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开展2025年度第六次集体学习

时间:2025-08-11 16:42:06  发布人:出版社
分享到: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做实“两个结合”,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促推提高沈家本故居影响力,8月8日上午,人民法院出版社大槐树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在沈家本故居召开2025年度第六次集体学习,大槐树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导师、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余茂玉出席会议并作指导,大槐树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全体成员参加会议,大槐树青年理论学习小组组长王雯雯主持会议。

       会议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组织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纲要》《习近平文化思想学习纲要》关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两个结合”“坚定文化自信”“加强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等重点内容,引导青年同志深刻领悟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文化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质,从学习中悟规律、明方向、增智慧、学方法。

       沈家本故居是中国近代著名法学家沈家本的旧居,作为如今的全国法治宣传教育基地和区级文物保护单位,这座古色古香的四合院落,不仅诉说着中国法制近代化的历史脉络,也见证着法治文化的赓续传承。近年来,在人民法院出版社管理运营下,通过精心保护与多元探索,这座古老的宅院在新时代焕发出蓬勃生机,逐渐成为当代法治文化的重要精神地标。

       “我们要成为中华传统法律文化的载体和解读者,要把中华传统法律文化内化为人民群众能够理解的语言,然后再以大家喜闻乐见的方式传播出去,让更多人容易接受,在不知不觉间,人们不仅能深刻领会法律文化的内涵,更会被这些富有魅力的故事深深吸引”“在沈家本故居的品牌建设中要把法治文化软实力建设作为意识形态安全的重要支点,主动融入城市文化建设,向着‘法律文化地标’‘沈家本法治精神传承地’的品牌方向前进。我们要充分发挥沈家本法治思想的引领力,用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方式讲好中国法治故事,坚定主流意识形态阵地,凝聚全社会对法治的共同信仰”“沈家本故居的故事,最终要落脚于精神的传承。故居的一砖一瓦,都诉说着一个信念:法治的进步,离不开‘兼容并蓄’的胸怀与‘革故鼎新’的勇气。今天,我们在完善民法典、推进司法改革、建设法治社会的过程中,依然需要这种精神。我们要像沈家本一样,既坚守中华文化的根脉,从中国传统法治智慧中汲取营养,又积极吸收人类法治文明的优秀成果,让古老的法治文明在现代社会焕发出新的活力”“在第33届全国图书交易博览会大学校园文创展会上,我社精选39种优质文创产品在展会展出,其中以‘六尺巷’为主题的折纸灯、以‘獬豸’为主元素设计的冰箱贴、摆件、帆布袋等产品尤其受到中外游客喜爱,要讲好故事、做好宣介,用心用情做好以沈家本故居为核心元素的故事传播和精神延伸”“深入挖掘故居建筑本身的故事、沈家本在此生活的故事、清末修律在此酝酿的故事、以及故居保护利用过程中的感人故事,用生动叙事增强情感连接和文化感染力”“提升故居影响力,关键在于讲好沈家本故居的故事,讲好中国法律近代化转型的故事,讲好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在新时代焕发生机的故事。因此,可以创新表达方式,如运用多媒体、情景再现、沉浸式体验等技术手段,让文物‘说话’,让历史‘鲜活’”......会议重点围绕如何弘扬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促推提升沈家本故居影响力展开研讨交流,青年同志畅所欲言,《中国审判》杂志社常翔宇、《数字法治》期刊编辑部邢峻彬、发行中心李然、东方法律文化公司宣天、电子音像出版社唐玉超五位青年代表分别做重点发言。

       “青年同志是出版社的未来和希望,出版社党委高度重视青年人才工作,法院出版青年成长空间广阔,大家要在工作中正心诚意地干事,正道直行、竭忠尽智,快乐成长,在参与服务大局工作中成长成功成才”……大槐树青年理论学习小组导师余茂玉认真听取青年同志发言,不时插话交流指导,对青年同志从三个方面提出要求。

       第一,要树牢“一盘棋”意识,群策群力。要积极发挥青年独有优势和智慧,集思广益、凝心聚力、开拓思路,为沈家本故居发展规划提出“好点子”,把“我当讲解志愿者”活动做扎实、做深入,凝聚内外合力,促推沈家本故居工作实现新发展。

       第二,要增强本领意识,学以致用。要养成终身读书学习的习惯,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在做好日常工作的基础上,将沈家本故居作为成长成才的舞台、发挥自身特长和能力的“练武场”。出版青年不仅要做“笔杆子”,更要注重增强综合素能,学会讲故事,琢磨思考如何讲好故事,在实践历练中不断学习成长。

       第三,要增强主人翁意识,善作善为。要切实把自己、把工作、把职责“摆进去”,积极主动宣传介绍沈家本故居、法院文化产品,创新利用新媒体手段扩大文化传播影响力,带动形成人人参与的发展环境,讲好中国法治故事,充分发挥好沈家本故居在提供公共文化服务、满足人民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等方面的重要作用,为中华优秀传统法律文化在新时代绽放光彩贡献青春力量。

 

(文/洪语铭)

上一篇:人民法院出版社有限公司负责人2024年薪酬信息披露

下一篇:人民法院出版社1个党支部、1名党员荣获中央和国家机关“四强”党支部和“四好”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