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社内动态 > 听讲座 学本领 强业务 促发展

听讲座 学本领 强业务 促发展

——人民法院出版社举办“老槐树”出版专家系列讲座

时间:2017-03-08 09:08:54  发布人:
分享到: 

       2017年,社党委提出强化企业文化建设作为促进改革的重要领域。为贯彻落实社党委关于“请进来,走出去”开门办社的指导思想,新年伊始,人力资源部启动“老槐树”出版专家系列讲座,自2月6日起先后聘请四位出版界专家来社传经送宝,开启思路。“老槐树”取自出版社门口的一棵老槐树,有吉祥祥瑞、繁荣昌盛的寓意。社长黄文俊、总编辑张益民、副总编辑陈建德、纪委书记冯如友出席讲座,副总编辑林志农主持。

 

       第一期讲座嘉宾是中信出版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编辑卢俊,他的讲授主题是《策划编辑的认知升级》。卢俊认为,虽然数字化正在改变世界,但越是信息爆炸,越是需要有信息的筛选、优化和传播能力的编辑,所以“出版业不死,阅读不死”,编辑还会“被强烈的需要”。编辑这个职业的春天还没到来,出版社的巨大机遇正在眼前,做一个好编辑没有那么难,但也没那么简单。关键是如何提升一个编辑的素养,特别是策划认知。卢俊用充满激情的语言、发人深省的故事,深入浅出地为我们诠释了如何提高策划人信息筛选、加工与传播这永恒不变的三大能力,以及如何出版获得市场青睐、创造读者喜欢的畅销书这门学问的真谛。他从出版人的核心竞争力、内容创意的重新定义、策划人的看家技术、整合媒体技术、文案撰写等方面做了详尽的讲解,强调创新思维、产品思维、用户思维、定位和细分思维对出版畅销书的重要性,给我们带来了一场酣畅淋漓的策划“盛宴”。

 

       第二期讲座嘉宾是新世界出版社原社长杨雨前,他的授课主题是《出版企业在市场化条件下经营管理的实践与探索》。杨雨前从出版社如何经营图书产品到经营品牌到经营资本到经营互联网企业,给广大编辑传经送宝,既有宏观的,又有微观的,为编辑们打开了思路,提供了很多新鲜的见识,也让编辑们看到了差距。杨雨前的讲授给大家的启示是:要注重学习,努力培养战略思维和超前思维。有战略思维、有预见力的人,干工作才能透过现象看本质,看到事物发展的总体趋势和方向。这一点是图书编辑从业者干事创业成功的关键。但是,光有想法,停留在想不行,还要敢于担当、敢想敢为,有强烈的进取心、事业心。“创业有千条万条,不干就是白条”“人生有千错万错,不干就是错过”。习近平总书记说,“要有钉钉子精神”“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无论是谁,都要大胆开展工作,敢于担责、敢吃螃蟹、敢动真碰硬。要保持工作的稳定性和连续性,凡是切合实际的,符合出版社将来和大家愿望的,要一茬接着一茬干,干出实绩,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不断积小胜为大胜。再者,经营管理是个大学问。过去出版社是个事业单位,长期以来我们管理比较行政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经验与知识的学习远远不足。杨雨前那种执着进取、想他人之不能想、做他人之不能做的敢于担当和善于运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将事业做强、做大、做好的精神和管理能力确实值得法院出版社广大编辑很好地学习。

       

       第三期讲座嘉宾是三联书店原总编辑李昕,他的讲授主题是《今天我们怎么做书》。李昕在讲授中谈到,好编辑要兼有“才、学、识”。“才”通常表现为表达能力;“学”指的是学养,更多指专业理论素养;“识”就是编辑对书稿的判断力。最重要的是“识”,编辑一定要有眼光。而且要把编辑工作作为人生事业,应该有文化理想和社会担当,而不仅仅是一种谋生手段。他指出,数字化的发展使社会对编辑人才的需求不但不会减少,反而会增加。现在市场竞争压力很大,出版社面对经营中的现实困难,究竟怎么办?李昕认为,出版社要树立一种信念,真正做“好书”不会赔钱的信念。精品好书会有足够的回报,会形成良性循环,最关键的是要走品牌发展道路。“出版社要做到拒绝平庸,要坚持品牌建社,走品牌发展道路”。听完李昕的讲课,给聆听者的启发是:人文素养对一个人、一个单位、一个系统乃至一个国家的影响都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法官素质结构的精髓。一个人文素养很好的法官,自然有更多的公正之心、善良之心、宽容之心,从而在情与理上对处理矛盾纠纷更游刃有余,从容不迫。邹碧华就是一个典型代表。因此,法院出版社今后除了要继续为法官编辑出版各种精品法律业务书以外,也可努力尝试出版一些有助于拓宽法官人文视野,增加法官人文素养的法律文化图书,让我们的法官通过阅读这些人文图书建立自己的精神家园,灵魂栖息地,并将人文素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通过驰而不息的努力,使法院出版社成为法律人、法官的“三联书店”,成为全社会所有法律人的精神家园。

 

       第四期讲座嘉宾是商务印书馆总经理于殿利,他的讲授主题是《品牌:价值、形象与传播》。于殿利授课如行云流水,给出版社传授了很多做品牌的方法:如何让品牌成为让人抹不掉的印象;如何把产品做成一种大众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万物有灵,如何生产一个产品便创造出一个灵魂;如何把老品牌做出新价值;还有出版社如何担当文化民生等等。上百个“如何”,有深刻的内涵与精髓,值得大家回味与思考。看似简单的道理,经他指点,大家豁然开朗。这就是掌握方法论的妙用,掌握它可以给出版社带来品牌与效益,带来企业的生命周期,带来让人抹不去离不开的品牌印迹。于殿利认为做书要像种树一样,商务印书馆就是在种树,而一般的出版社是在种粮食。种粮食只是管自己吃喝一年,而种树后人可以乘凉。商务印书馆把出书做到了艺术的高度。强调文化企业要有自己的使命、核心价值观与经营理念、品牌与效益。那么法院出版社的使命是什么呢?法院出版社怎样出版 “大时代、大思想、大作品”的图书?……这都是值得大家深入思考的问题。

 

       连续四天的讲座,出版社党委请来了中国出版界的大咖,这些专家无私奉献,传道授业解惑,每个人都倾囊相助,每个老师给出版社编辑们展示了不同的风景,让大家领略不同的风采,品味不同的出版与编辑人生。专家们既有丰富的实战经验,又有相当的理论底蕴,是名符其实的实践家、编辑家、出版家、学问家;他们深入浅出,层层递进,一次次给大家带来丰盛的智慧大餐、思路大餐、经验大餐,让大家享受了精神的饕餮盛宴。四位专家虽然来自不同的出版机构,深耕于各自的专业领域,但他们身上无不闪耀着智慧创新、执着进取、情怀理想、担当担责的精神,他们对出版行业发自内心的热爱和不计代价地付出,忘我的投入和奉献精神令广大编辑十分感动,教会编辑们明白文化出版不是小行业,而是可以大显身手、大有作为的广阔天地。从四位专家身上,广大编辑深切地体会到中华民族优秀知识分子的风范,强烈地感受到出版专家传播文化理想、传承文化精神的历史担当与社会责任。

 

       几天的讲座也给出版社很多启发。过去有的编辑一直误认为,出版不是一门理论科学,只是一门实践科学,听完专家讲座后,他们恍然大悟,过去的认识太肤浅了。专家们十分善于总结归纳,从编辑出版的实践中提取方法、技术,最终上升为理论,又进一步指导出版实践,做出业绩。专家们讲课内容蕴藏着出版实践的种种规律以及能点石成金的方法论,使编辑们获得真经真知,豁然开朗。编辑们纷纷表示要真诚地向这些专家学习,学习他们对编辑事业的热爱、对创造品牌的追求、对出版精品的执念、对繁荣出版文化事业和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与担当,学习他们编辑出版 “大时代、大作品、大思想”的理念,让有思想的作品流芳百世。同时,编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自己本领不够的危机,要以时不我待的精神,一刻不停地增强本领。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增强出版社工作的预见性、主动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大家不仅仅是听,更要紧随专家们的指点和步伐,学会他们的真功夫,学习他们做出版的高度与境界。杨绛先生说过,“经验好比黑暗里点燃的火,可以照亮我们前行的路”。聆听讲座、接受教育、吸收新知,跳出井底,看到天外有天、山外有山、人外有人,要努力在工作中践行所感所悟,追寻编辑与出版的终极目标,担当起传播法治理念、宏扬中华优秀法律文化、增强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历史使命。不仅要实现编辑个人的价值,更要实现出版社的理想,实现强社之梦,实现文化强国之梦,实现文化自信。

 

       习总书记指出,要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就要努力创造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院党组、周强院长、陶凯元副院长、政治部徐家新主任等院领导不止一次要求出版社要加强法律文化建设,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司法制度优势,面向世界,促进中外法治文化交流,展现中华法律人才的精神风貌。全社员工应谨记心中的理想、扛起肩上的使命,奋勇前行,不仅为法院出版社的美好未来,更要为建设法治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贡献自己的文化力量。(文\伍萌)

 

上一篇:人民法院出版社举行第五期“老槐树”系列专家讲座

下一篇:筑牢拒腐防变的思想道德防线 深入推进出版社党风廉政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