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行业动态 > 媒体融合需要新着力点

媒体融合需要新着力点

时间:2017-06-14 11:06:06  发布人:
分享到: 

       6月10日,围绕着《中国传媒融合创新研究报告》和《中国传媒社会责任研究报告》两本新书的出版,数十位来自传媒业界、学术界的专家学者汇聚一堂,就两本书的两大主题,也是当前中国传媒业的两大焦点问题——融合创新和社会责任,展开了深入讨论。

 

       “中国传媒融合创新研究”和“中国传媒社会责任研究”课题是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是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的重要研究课题,《中国传媒融合创新研究报告》和《中国传媒社会责任研究报告》是两大课题的重要研究成果,日前刚刚由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

 

       据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党委书记、副院长黄晓新介绍,《中国传媒融合创新研究报告》一书所涉及的“融合创新”是指因追求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而导致的创新,与其他原因所导致的创新有根本不同,这是该报告研究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也是该报告差异化研究的价值所在。

 

       而《中国传媒社会责任研究报告》则是以社会责任执行力提升作为研究对象与最终目标,超越了此前社会责任报告现状描述研究的模式窠臼,为社会责任研究提供了一个特别的视角。中国传媒社会责任执行力提升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紧迫的现实问题。基于此二重性,该书采用了实证与规范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国内外社会责任概念、内涵与外延,各省区传媒社会责任执行,各类型传媒社会责任执行,中国传媒社会责任执行不力等问题进行研究,力图构建中国传媒社会责任标准体系,提出中国传媒社会责任执行力提升的有效路径与方法。

  

融合创新、社会责任

媒体发展的内外逻辑

       社会责任是媒体的内在责任,而融合发展是从外部角度来看关于健康发展的问题。

 

       中国编辑学会会长郝振省认为,《中国传媒社会责任研究报告》是开山之作,极具价值。而《中国传媒融合创新研究报告》不管是总报告,还是分报告,内容成色足金足量,对理论、政策、市场、背景的研究分析很到位,说理和论述两方面都很清晰透彻,案例分析则干货较多,极具研究价值。

 

       长江学者、北京师范大学新闻学院执行院长喻国明表示,此两本新书(或研究报告)的出版,为当下的媒体发展提供了一个重要的镜诫,从行业发展的角度来说,也是媒体融合的一个重要成果。《中国传媒融合创新研究报告》起点高,代表了国家队的水平,与《中国传媒社会责任研究报告》共同起到了传媒业内外逻辑的互为关照。社会责任是媒体的内在责任,而融合发展是从外部角度来看关于健康发展的问题。

 

       中国社会报社社长、党委书记周蔚华表示,《中国传媒融合创新研究报告》和《中国传媒社会责任研究报告》对传媒企业来说,更像是“雪中送炭”,书中提供的传媒融合创新案例是可学、可借鉴的。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杨明品认为,新书是一面镜子,其创新点在于对媒体融合、媒体社会责任的系统性研究,而此前的相关研究都是分散性的。他认为,媒体融合正在由局部的突破向全面的突破迈进,在技术突破和新媒体产品突破方面,不同的媒体提供了不同的创新经验,对同行都有强烈的启示作用。

 

       人大书报资料中心主任、人大数媒科技董事长武宝瑞表示,首先,两份报告对传媒行业的发展和把控非常精准:从报告本身的价值来看,两份报告专注于两个问题的研究,特别是媒体承担社会责任的角色研究很有价值;同时,报告研究的是传媒创新,报告的内容架构等方面也体现了创新意识;报告体现出行业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从宏观意义上来看,融合、创新,承担和履行社会责任是媒体的本质所在。第二点,媒体融合在我国已上升到国家战略的地位,政府的倡导、技术的绑架、传统媒体自身发展的需求以及这些方面形成的强大舆论氛围,在2014~2016年间形成了一个激动人心又混乱不堪的状态。《中国传媒融合创新研究报告》的出版让我们冷却下来,回到客观环境中重新审视什么是融合、什么是媒体、什么是创新。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社社长伍旭升认为,两本新书具有厚重的标杆性、权威性和样本意义,在媒体融合和社会责任履行方面对一线媒体单位有大量值得借鉴和学习的地方。同时,两本研究专著“案例+问题导向”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有很大突破,很有代表性,树立了一个开创性的标杆,有很强的学理价值和示范意义。

  

智能媒体

媒体融合下一城

       “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基础上的媒体智能化是未来趋势。

 

       本场研讨会选择在新华社旗下的中国新闻书店举行,这家于1984年成立、由著名新闻记者穆青题写店名的实体书店,在今年进行了“变脸”,改造升级为“中国新闻书店·融媒汇书吧”。书吧除图书期刊销售、文创产品销售外,延伸为美味时尚、阅读推广、艺文展演、按需出版、文化交流、节目录制服务、融媒人才和项目孵化等为一体的“融平台”多元文化服务机构。某种程度上,中国新闻书店的变脸正是出于媒体融合发展作出的选择。

 

       两本新书对融合创新和社会责任的研究成果也启发了与会专家学者关于这两大问题的进一步思考。

 

       喻国明认为,今天,除了传统媒体面临困难以外,互联网企业本身也面临着新的转型。最近半年来,大家会经常提到一个问题——互联网的下半场该怎么做?下半场意味着互联网发展中人口红利已经结束了,靠规模化、数量化跑马圈地的模式已经成为历史。过去一个风口大家一拥而上从而获得发展机遇的方式未来会越来越少,未来越来越依赖于高智力的投入和专业化的发展,传播模式和传播形态不断创新才能获得新的市场价值和市场空间。

 

       喻国明表示,互联网下半场传媒融合面临一个新的命题——创新价值的衡量标准是什么?“未来衡量媒介创新价值的尺度必须是以人为本的。即新的传播形态和传播方法对媒介的丰富性有没有扩张?流动性有没有增加?人的实践的半径有没有增加?只有符合社会发展方向的才是创新,如果不是的话,即便它暂时带来了很多收获,表象丰满,但也只是过渡性产品。”喻国明说。

 

       而功能模式的改造在喻国明看来则是下一步媒介融合的另一个使命。“过去传统意义上的媒介构造和媒介模式,解决的是同质性或共性的需求。过去的新闻价值和传播体系,满足的是社会最大多数人的需求。但是互联网带来的是新需求的蓬勃涌现,大量的分众化、个性化的需求满足。中央厨房解决的是同质化需求的分发效率和传播效率,不能解决分众化和个性化需求。未来更需要满足异质性、分众化、个性化的需求,这种方式并不是规模经济模式能够满足的,需要通过大数据、范围经济的模式来解决。”

 

       周蔚华认为,下一步媒介融合的研究应该更关注组织架构如何建构和赢利模式问题。他认为,目前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采用的普遍做法还是成立新媒体中心,然后横向辐射其他部门,依旧停留在“你就是你,我就是我”的模式。“如何从‘你就是你,我就是我’走向‘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我就是你,你就是我’的时代,应该是媒介融合的未来。”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化研究中心原主任张晓明从20年前研究国外传媒业的发展动态和趋势时开始关注“媒体融合”这个话题。“实际上直到最近几年关于媒介融合才真正出现撬动性的发展。我认为,这个发展趋势是颠覆性的变化,不是不同传媒之间的融合,而是传媒整个产业链和价值链的融合。传统意义上讲融合,主要指的是广电、电信和互联网三者的融合,全是供给方的融合,即生产媒介内容的不同技术载体之间的融合。现在内容生产已经开始转到媒介消费者和自媒体上,传统的出版模式和出版概念也被改变。这是颠覆性创新,颠覆的是生产模式,在这种背景下,怎么看待媒介、看待媒介融合就是新课题。”

 

       张晓明进一步指出,中国互联网的8亿多用户中有1/10是内容生产者,也就是说至少有8000万人在参与内容生产,这是全世界任何传统媒体大户都无法想象的,也没有一个任何国家在这个时间内出现这种全民参与内容创作的胜景,这是中国文化发展的一次重大机遇,我们面临的是如何用新的分析方法去解决产生的管理新问题。

 

       郝振省在谈到关于媒介融合的未来研究时提出,首先,我们能不能设计一下关于媒体融合的理想状态是什么?设计一个传媒企业的理想的融合状态是什么样的?二是考虑目前企业在融合发展中最核心的问题究竟是什么?版权问题、人才流失问题?还是资金不足问题?三是从消费者角度研究一下对融合发展产生的要求。

 

       杨明品则提到,智能媒体是媒体融合发展的下一城。“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基础上的媒体智能化是未来趋势。同时,他还提到,媒体的融合发展是一种跨界的融合发展,融合的主体不仅仅是媒体。

 

       武宝瑞表示,关于媒体融合创新的研究报告出炉,让我们重新思考融合话题,回到最初。所谓媒体融合最根本的目标就是为客户创造价值,在互联网环境下创造颠覆性的价值。这种所谓的颠覆性价值,不是把过去的完全推倒,而是在新的载体上如何去实现价值。媒体融合要回归媒体本位,在新的环境下塑造新的理想,用新的文化精神重新出发。

 

       伍旭升认为,就业界来说,对于媒体融合更关注的是价值与赢利模式的解构和重构,对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来说,在融合中其价值、业态和赢利模式都面临着解构和重构的问题。近年来,在融合创新上,技术的应用和资本的投入都很热,但对结果和成效的关注则较少。我们需要问的是,那么多的新模式和新业态,是否产生了价值重构、服务读者重构、盈利模式重构的作用?

 

       伍旭升还建议,媒体融合发展的研究中关于报业部分应对行业报给予特别关注。他提出,行业报是中国特色也是中国优势,有其独特的生存优势,因此在媒体融合发展中也就拥有了独特的转机和机遇,很有研究价值。

上一篇:利用大数据提升编辑及营销力

下一篇:总局印发《2018年度国家出版基金项目申报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