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人民法院出版社!

加入收藏

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学习世界 > 党建动态 > 反贪尚廉 直道谋身

反贪尚廉 直道谋身

时间:2016-03-24 10:03:50  发布人:
分享到: 

      为进一步落实中央及院机关党委关于廉洁司法集中教育的部署,人民法院出版社于2016年3月22日组织全社员工参观明代反贪尚廉历史文化园,进行了一次反腐倡廉实地教育。在明代反贪尚廉历史文化园,全社员工通过参观反腐尚廉历史陈列、听取明代反贪制度解说、了解明代清官贪官实例等形式接受廉洁教育,敲响廉政警钟,全社员工深受震撼,获益良多,深化了廉政文化意识,提升了廉政建设认知,增强了廉洁自律主动性与警惕性。
  “能吏寻常有,公廉第一难。”在中国古代茫茫宦海中,能臣干员不计其数,而清官廉吏却寥如星辰。贪污腐败自古有之,明代的贪腐之风尤甚,而其反腐斗争也在厚重史册上留下了浓墨一笔。从建立完善反贪制度到赋予监察官员特殊地位,从重典惩治贪官污吏到着力嘉奖清廉能臣,明朝汲取元朝灭亡教训,进行了规模浩大、历史长久、措施严厉、影响深远的反腐斗争,从而使政治趋于清明,社会趋于稳定。明代“严法治吏,重典惩贪”打击了一批陷害忠良、鱼肉百姓的贪官污吏如严嵩、刘瑾、魏忠贤等,其间也涌现了许多清官能臣,如“不忍独适、克己宽人”的夏原吉、“微服暗查、冷面寒铁”的周新、“辞住豪宅、阻拦擢子”的于谦、“以廉律己、为民兴利”的海瑞等。但是明朝中后期法律废弛、吏治腐败,致使民怨沸腾,社会动荡,大明王朝也逐步走向衰败和灭亡。由此可见,吏治关系民生,官德关乎国运。
   “以铜为鉴,可正衣冠;以古为鉴,可知兴替。”当下我们正处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面对艰巨繁重的国内改革发展任务与复杂多变的国际形势,要实现“十三五”规划纲要的“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落实五大发展理念,需要中国共产党充分发挥坚强领导核心作用,以强烈的历史责任感、深沉的使命忧患感、顽强的意志品质推进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着重从源头发力,秉持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原则,凝神聚力全面深化改革,砥砺前行打造清廉中国。习近平总书记在提到选拔任用干部的标准时强调要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标准,可见“公廉”之德必先于“能吏”之才,是谓“德为才之帅,才为德之资”。
   “公生明,廉生威,清慎勤。”作为一名共产党员,尤其是从事国家司法出版传媒工作的共产党员,务必时刻牢记宗旨,筑牢思想防线,坚持自觉遵纪守法、严格规范执法,牢记“三严三实”,慎用手中权力,维护公平正义,遵循高标准,秉持严要求,廉洁奉公,恪尽职守,坚决做到不破“底线”,不越“红线”,不触“高压线”,自觉强化廉洁自律意识,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同时顺应新旧媒体融合发展潮流,围绕司法信息化建设各项任务,创新思维方式,转变发展模式,践行司法为民理念,把握融合发展机遇,服务改革发展大局。
     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这是明朝著名清官于谦传世名句,彰显了一代廉臣不怕艰难、不畏牺牲的宝贵品质与坚守清白、为国尽忠的高尚情操,同时也是明代严法吏治的一个缩影,于今人而言,也是启示颇深。在大力推进作风建设与反腐倡廉建设的进程中,应当充分汲取历史经验教训,着力健全法律法规体系,大力加强反腐制度建设,让法规制度的力量充分释放。作为人民法院出版社中一名从事司法传媒工作的共产党员,应当自觉提升自身党性修养,继承古圣先贤优秀品质,保持正直朴素优良作风,弘扬艰苦奋斗宝贵精神,遵纪尚廉,直道谋身,清心治本,忠于阙职,永葆先进本色,发挥先锋作用,为推动人民法院出版社加快创新发展步伐,顺利实现转型升级,推进司法改革全面深化,实现依法治国历史跨越贡献加油助力、添砖加瓦。

 

关键词:反贪直道

上一篇:结对共建双受益 多措并举求实效

下一篇:人民法院出版社 举行学习党内“两个法规”知识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