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首页 > 新闻资讯 > 社内动态 > “法信”: 提供可信可查的专业资讯

“法信”: 提供可信可查的专业资讯

时间:2018-04-20 17:15:03  发布人:
分享到: 

       全年365天无休,工作日每天至少推送2篇文章,拥有28万“较真儿”法律工作者粉丝的“法信”微信公众号,如何保证每天都有“好米下锅”?对于这个问题,人民法院出版社党委书记、社长钱晓晨对《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记者说:“与其他个人运作的自媒体不同,‘法信’微信公众号有‘法信’平台编辑团队、知识服务平台资源和出版社图书资源的机制化支持,因此能够做到源源不断地每日更新原创法律干货内容。”

 

       2015年开通的“法信”微信公众号,是人民法院出版社建设运营的法律知识服务平台——“法信”平台的子品牌。目前,“法信”微信公众号在法律圈已经积累了相当高的人气。

 

    精准定位

 

       想要了解“法信”微信公众号,还得先从“法信”平台说起。“法信”平台是一个法律知识与案例应用平台,为法院干警、律师、法学院学生等群体提供服务。记者在“法信”平台以“著作权”为关键词进行搜索,两三秒后就能看到有关“著作权”的法律、案例、裁判、观点、图书、期刊等项目的搜索结果。

 

       在“法信”平台阅读文章时,可以随时跳转到相关法条。比如在阅读一篇名为《著作权集体管理组织反垄断问题研究》的期刊论文时,点击文章中蓝色字的《著作权集体管理条例》,就可以阅读此条例的具体内容。在阅读裁判文书时,点击当事人名称,还可以查看涉及此当事人的其他案件,甚至还有对这些案件审判年份、区域分布、法院级别等信息的统计图表。

 

       “法信”微信公众号和“法信”平台的关系是怎样的呢?钱晓晨解释,两者既有自身的独立性又有高度的关联性。在开通之初,“法信”微信公众号有两个定位:一是利用出版社在法律实务领域丰富的内容资源和对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资讯发布传播的渠道优势,在移动端为中国法律群体搭建一个最高法司法观点和裁判规则推送平台,法律人实务技能和实用资讯汇聚平台;二是对“法信”平台进行品牌推广和用户导流。比如说,在“法信”微信公众号最近的一篇名为《闹伴娘、地铁“咸猪手”等行为何种情形会受刑事处罚?》的推文中,“法信”平台用户扫描文中的二维码,就可以查看文中提到的案例详情,这样的设计便是“法信”微信公众号对品牌发挥导流作用的体现。

 

       此外,“法信”微信公众号还担任着“普法员”的角色。“法信”微信公众号第一篇根据热点事件推送的裁判规则——《法院处理代孕纠纷最新裁判规则》,就让公众号在不到2000个粉丝的情况下收获了6000多的阅读量。两年来,结合重大社会新闻事件和案件进行普法宣传的文章,越来越受到读者欢迎。钱晓晨说,下一步,公众号还会继续依托在法律内容方面的资源优势,做好向社会公众的普法工作。

 

    内容保障

 

       钱晓晨坦言,传统出版社做微信公众号,起初也有过担心。“‘法信’微信公众号开通之初,微信公众号的红利高峰期已经过去,起步早、做得较好的法律公众号已经积累到了20万—30万的用户数量,同时有很多法律公众号逐渐消失,并普遍出现了用户增长乏力的情况。”钱晓晨说,在这样的背景下创办“法信”微信公众号,他们也曾担心在移动端内容分发平台的热度和用户黏性是否能走得长远。不过经过两年的运营,“法信”微信公众号阅读量达到了1600万人次,取得的效益远远超出了开通时的期待。

 

       “作为专业服务号,‘法信’微信公众号没有刻意追热点或者编写以追求‘10万+’阅读量为目的的爆款文章。”钱晓晨介绍,提供有源、可信、可查的专业资讯是“法信”微信公众号的基本定位。

 

       在选题和稿件审核流程上,“法信”微信公众号秉持了传统出版中严谨的编辑质量把控:所有文章的原始出处和作者都进行标记标注,由专业编辑进行稿件编写,资深编辑进行专业审核,再由微信编辑进行加工,并启动三审流程,走完三审流程后最终推送文章,保证“法信”微信公众号的文章都是高质量的“干货文”。

 

    人才团队

 

       想要每天都能源源不断地提供“干货文”绝非易事,能够坚持下来,背后的力量来自高素质的人才团队支持。

 

       目前“法信”微信公众号团队由一名兼职主编和两名专职编辑组成。在内容的供给方面,“法信”平台各个数据库的专业编辑同时也为微信公众号供稿,“法信”微信公众号日常的内容运营和活动运营由专门的微信编辑和运营人员负责。在线上互动方面,值班编辑对日常用户消息和留言会及时处理和答复,公众号还会经常设置微信互动话题,利用节假日组织福利或者抽奖活动。

 

       在两年多的运营过程中,钱晓晨感到传统出版社做微信公众号,版权内容优势和人才优势还是很明显的,因为无论是编辑技能和素质,还是编辑人员对优质内容的识别和组织发放,都是在传统出版领域已经积累的技能。

                                                  (转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出版周刊)》 2018年4月16日)

上一篇:人民法院出版社第一党支部组织观看学习教育影片《青年马克思》

下一篇:锐意进取 奋发有为 努力推动出版社发展建设更上新台阶